辽宁盖州部分村庄农厕改造弄虚作假流于形式 村民反映改造的厕所成摆设不能用
发布时间:2023-11-16点击量:857

每日新闻网讯:(李世义)2017年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的“厕所革命”,推动农村环境整治。

然而,前不久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组在安徽、河南一些地方检查发现,一些村镇已经完成改造的厕所不好用、不能用。新改造厕所长期闲置,成了花瓶、摆设。

1.png

近日,辽宁营口盖州市双台子镇破台子村村民们向每日新闻网反映,他们所在的村的农厕是前几年改造厕所的,村里总共两百来户,改造工程存在弄虚作假现象,很多村民家的改造后无法使用,国家投资的钱白白浪费了,民心工程变成了坑农工程,严重影响改厕实际效果和政府形象。现在闲置不用的将近一多半。几乎没有几户用的,而在相临不远的,小石棚乡毡帽峪村村民张先生家改造的厕所同样是无法使用,他干脆在新厕所旁边,又重新建起了一个旱厕。中央高度重视并不断出台方案及措施的农村改厕工作,在一些地方却变了形,农村推进旱厕改造成了摆设。在这里上演了形式主义的真实写照!

2.png

厕所不能正常使用,除了设备质量差外,村民们还表示,每年11月到来年3月,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,盖州市日均最低气温都在零度以下,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改造后的厕所容易结冰。谁家还能每次上厕所还得现烧热水,冲厕所,这对很多村民来说,难以做到。

农村“厕所革命”不仅是一项重要基础工程,更是一项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,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,一定要把好事办好。而个别地方对待这一工程的态度却是表面上轰轰烈烈、大张旗鼓,实则弄虚作假、敷衍了事,最终把民心工程变成了面子工程,群众的获得感更是无从谈起。

3.png

小厕所,大民生。“厕所革命”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棋局中,最基础、最惠民的基础工程之一,与每个农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做好这项工作,有关部门需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,把群众用不用得上、用得好不好作为衡量这项工作的硬指标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把“厕所革命”办成一项民心工程,让群众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。改厕关系着每家每户老百姓的利益,改就要察实情,出实招,办实事,求实效。改就要面对面,心贴心,真正改到位,落实到位,只有让老百姓自己竖起大拇指,这才是对改厕工作的最高评判。

4.png

每日新闻网认为,当地政府在推进农村改厕过程中,没有真正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出发,改厕建设实施中存在弄虚作假;验收时走过场、验收监管机制形同虚设;整改问题时不求实效、不作为、虚作为。在当地进行的农村改厕工作中,盖州市、双台子镇政府、小石棚乡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存在推进工作不力、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问题。群众的获得感更是无从谈起。盖州市双台子镇破台子村、小石棚乡毡帽峪村的改厕工程就是这样的例子,不知道当时是怎么验收过关的。

采写:本网新闻调查中心李世义编辑:王铭审核:同期声


图片新闻

热点新闻